气象学报简介
本站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气象学报》杂志官方网站。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
《气象学报》(CN:11-2006/P)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文章特色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练。
(2)文稿书写用字规范,标题层次分明。章条序号用1,1.1,1.1.1…3,3.1,3.1.1…表示。
(3)作者只列出主要参加者(同单位作者一般不超过4人,多单位作者一般不超过6人),第一作者须附作者简介(姓名,所从事的专业,联系电话或E-mail),参与辅助研究者可列入致谢部分。
(4)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请注明省部级以上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
(5)稿件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以便编辑部及时通知相关事宜和寄送样刊。
杂志分析报告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论文,综述,气象科技史,短论,年度气候评述,科学实验快报,Editorial,研究快讯,简讯
摘要:利用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提供的Final Analysis(FNL)再分析资料,对2000—2015年冷季(10月至次年4月)北大西洋上的爆发性气旋进行了分析,综合考虑气旋中心位置经向分布特征和海面10m高风场对爆发性气旋的定义进行了修订。根据气旋中心海表面气压最大加深率的空间分布,发现北大西洋爆发性气旋主要发生在4个区域,即:北美大陆区、西北大西洋区、北大西洋中央区和东北大西洋区。整个北大西洋区爆发性气旋个数随海表面中心气压最大加深率增大而减少,自西向东气旋强度增强,气旋移动路径呈西南—东北向。按气旋强度等级可分为4类:超强(≥2.15Bergeron(Ber))、强(1.75—2.14Ber)、中(1.45—1.74Ber)、弱(1.00—1.44Ber)爆发性气旋。在北大西洋海盆区,自西南向东北爆发性气旋的个数逐渐减少,爆发时长变短。西北大西洋区气旋中心气压加深率最大,爆发时长最长。东北大西洋区加深率最小,爆发时长最短。东北大西洋区爆发性气旋主要发生在12月,北大西洋中央区主要发生在12月—次年3月,西北大西洋区主要发生在1—2月。与海上相比,北美大陆区爆发性气旋发生个数少,强度弱,爆发时长短。
摘要:基于1981—2015年中国逐日降水量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以天气过程为单元建立了中国95°E以东地区及其6个子区的区域性暴雨过程个例谱,进一步使用小波功率谱、9点二项式平滑及离差平方和聚类等方法剖析了中国95°E以东区域性暴雨过程的时、空分布统计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95°E以东区域性暴雨过程平均年总次数接近30次;其中,江淮流域是出现区域性暴雨过程最多的子区,平均为19次/a;其次为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平均为10.5和5.8次/a;东北地区、华北和西北地区东部平均仅为1—3次/a。(2)中国95°E以东及各子区区域性暴雨过程次数的年及年代际变化主要表现为波动特征,各子区中江淮流域与中国95°E以东地区的年及年代际波动变化最为一致;华南与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与华北的波动变化互为显著的正相关。中国95°E以东及各子区区域性暴雨过程年总次数都表现出2—4a的周期变化,此外,江淮流域、华南和西北地区东部还表现出6—10a的周期变化,华北表现出13—17a的周期变化。(3)中国95°E以东区域性暴雨过程总体呈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季多于秋季的分布特征,其中以7月出现次数最多。各子区中,江淮流域和西南地区东部区域性暴雨过程以6、7月最多,华南以5、6月最多;东北地区、华北、西北地区东部集中出现在7、8月。(4)中国95°E以东地区的极端区域性暴雨过程可划分为7种分布类型。第Ⅰ—Ⅳ型强降雨区从江南南部和华南呈阶梯状逐步北抬至黄淮和四川盆地东部一带,第Ⅴ—Ⅶ型除在东南沿海均有强降雨区外,第Ⅴ型在华南东部至江淮、第Ⅵ型在黄淮北部至东北地区中南部、第Ⅶ型在黄淮西部和华北中南部还分布有强降雨区。
摘要:将山东中部地区16a暖季(4—9月)106次伴随瞬时风力不低于8级的强对流个例划分为雷暴大风、冰雹雷暴大风和强降水混合型等3种类型,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通过箱须图的形式分别讨论3种类型对应的一系列关键环境参数的分布特征和预报阈值。进一步,又将上述106次个例中的特强对流个例,包括产生25m/s以上瞬时大风的特强雷暴大风个例、产生不小于20mm直径冰雹的特强冰雹个例以及50mm/h或以上强度的特强短时强降水个例提取出来构成一个子集,讨论其关键环境参数分布特征和预报阈值,并与全部对流个例的相应关键环境参数进行比较。最后,对鲁中地区强对流系统的触发机制进行了简要阐述和讨论。结果表明:(1)雷暴大风型、冰雹雷暴大风型和强降水混合型对应的850和500hPa温差的最低阈值为25℃;3种类型对应的地面露点最低阈值分别为13、16和24℃;相应的大气可降水量最低阈值分别为20、24和32mm;相应对流有效位能的最低阈值分别为300、900和1300J/kg;相应的0—6km风垂直切变最低阈值分别为12.0、12.5和8.0m/s。(2)通过地面露点、大气可降水量以及暖云层厚度等关键参数的分布特征可以将上述3种类型的前两种与第3种类型即强降水混合型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但要通过各个关键参数的分布特征区分前两种强对流天气是困难的。(3)对于伴随冰雹的强对流天气,适宜的融化层高度为3.0—3.9km;(4)特强雷暴大风、特强冰雹和特强短时强降水等3种特强对流类型与全部强对流个例的3种类型相比,其条件不稳定度明显增大,体现为850和500hPa温差的增大、水汽条件有所加强、对流有效位能明显增大,3种类型特强对流天气对应的对流有效位能最低阈值分别为1000、1100和2000J/kg;相应的0—6km风垂直切变最低阈值分别为16、12和11m/s,即特强雷暴大风型和特
摘要:使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2004—2014年长达11a的连续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渝地区不同季节不同降水类型的垂直结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气候态反射率垂直廓线(Vertical Profiles of Reflectivity,简称VPR)。结果表明,由于不同的微物理及动力过程,降水类型对反射率垂直廓线的结构特征影响很大,90%的层云0℃层亮带峰值强度低于32dBz,50%的对流云最大反射率强度超过35dBz。降水类型及强度均对反射率垂直廓线的形状影响很大,层云系统发生中及大雨时其冰雪区的聚合反应效率明显较发生小雨时高。反射率垂直廓线特征参数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季节特征,且地表加热和地形高度的作用会加强上升气流对反射率垂直廓线形态的影响,上升气流的强度影响着冰雪及雨水区的碰并增长率以及低层的蒸发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低层雨区的反射率垂直廓线斜率,边界层的相对湿度是另一个影响雨区反射率垂直廓线斜率及蒸发率的重要因素。星载测雨雷达的云分类算法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受到一定的挑战,仍有改进的空间;未来可以将基于星载测雨雷达建立气候态层云典型反射率垂直廓线应用于联合地基天气雷达网观测以弥补后者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探测范围及能力受限的缺陷,从而改进雷达定量降水估测的误差。
摘要:针对持续性强降水预报困难的问题,根据Anderson-Darling检验原理,构建基于中国气象局T639集合预报系统的持续性强降水中期客观预报方法。对比分析2010—2015年5—9月T639集合预报降水与实况降水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差异,在此基础上采用扩展时间序列和空间范围的方法构建3种模式气候累积概率方案,通过批量预报试验和检验,选取最优概率方案纳入预报模型,考察持续性强降水个例的最长预报时间。结果表明,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集合预报模式的降水逐渐集中于小和中雨量级,无降水和暴雨以上量级的降水概率低于观测,168h以后模式降水概率趋于稳定。通过扩展时间序列和空间范围能弥补模式气候资料年限不足所带来的偏差,根据区域气候特征细分模式气候的方法重点突出了不同区域的降水特征,明显优于简单集合所有区域数据的模式气候方案。基于集合预报的持续性强降水预报模型对持续性强降水个例的预报能力为8—9d,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降水强度以及雨带位置的预报能力逐渐减弱。
点评详情